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被誉为“报警器之乡”的泉州,曾见证了防盗报警企业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二十多年以来,时代淘洗掉一批无法坚定初衷的企业,也留下几家经受磨砺与沉淀的精英企业,如今,已然形成时刻、宏泰和科立信“三足鼎立”,部分小微报警企业协同发展的市场与品牌局面。 
    那么,在这个经历了防盗报警各个发展阶段的城市,在这些经过大浪淘沙后仍然不变初心坚守行业的企业之中,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时代又留下怎样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探索。
辩证看待防盗报警市场上的“危”与“机”
    如何应对防盗报警市场的疲软?
    市场疲软,这是今年大多防盗报警企业的心声:经济环境不景气、民用市场萎缩、恶性价格战,把行业又推到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发展节点——市场低迷背后,是瓶颈,还是转机?
    瓶颈 
    剖析防盗报警市场走低的原因,有人将之归咎于宏观环境的不景气,他们认为大环境不好导致不少厂家倒闭,而这直接影响到报警器的“硬需求”;但也有人辩驳,正是因为死掉一批厂家,存活下来的工厂或企业反而更加重视安防,所以这种市场影响应该是双向的“中和”,“环境影响论”有待商讨,我们暂且搁置,看看有没有更加确定、深层次的瓶颈。 
    细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两个不得不提的行业怪相,或许能给予启示:一是,在防盗报警走向民用化的今天,由于无技术门槛限制,大量品质低劣的报警器流向市场,误报、失灵等故障使人们对报警器的好感预期大打折扣,信任度急剧下降,以至于民众对报警器都望而却步,民用化普及受阻;二是,防盗报警行业如今鱼龙混杂,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企业宁可把精力都消耗在无止境的恶性杀价上,也不愿为企业的技术、生产、品管、服务等投入丝毫气力,这直接导致企业前方用力过猛、后方供血不足,最终兵败如山倒。
    应对 
    面对瓶颈,企业该如何正视其原因和本质,做到有的放矢呢?让我们看看能否从一些标志性企业那里汲取经验。 
    “我们在产品开发的时候,会避免那种低价、低质的产品流入市场,产品有问题要么淘汰要么改进”,泉州时刻防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洪春生说,而之所以出此策略,是因为低价低质产品势必伴随着“高维修费”和“高毁誉度”,节约的成本与售后精力消耗、品牌人气下降比起来,实属得不偿失。 
    而在价格战这个问题上,泉州市宏泰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斌也发表了他的见解,“价格战在任何阶段都有,但我并不认同‘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种极端观点,我认为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和转型区间”,而在前期早已打牢基础的宏泰,始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它在全国各地建立直营店,店里有着丰富的产品线,不仅有适合于家庭、个人的经济型报警器,还有应用于高端场合的联网型、可视化报警,“一站式采购”不在话下。 
    当然,除了上述所说,在产品设计上拒绝低劣产品,发展定位上规避价格战之外,还可以在销售渠道上下功夫。例如,泉州市科立信安防电子有限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做民用分销市场,多年来都很重视这些分销市场的渠道维护,所以即便如今的整体市场在下滑,科立信的分销市场依然很巩固。 
    而在分销市场的维护上,时刻也毫不逊色,他们一方面定时对客户进行寻访,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和动态,另一方面则定期跟客户建立沟通渠道,注重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在企业看来,唯有与受众建立最直接、最真诚的关系,才能在保证不失却客户信任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把握地革新自己。
    智能、联网促进防盗报警产业升级
    当人们都认为防盗报警行业差不多走到尽头之时,有人却说,“这只是开始”。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可以说开启了防盗报警的新时代,让它从一个传统的制造行业逐步演变成一个融科技、创新于一体的集成性行业。未来,硬件将被平台取代,而产品竞争亦将让位于服务竞争。
    智能化 
    说到防盗报警行业的“智能化”,我们与其把它当成一种技术上的“与时俱进”,倒不如将之视作行业桎梏的“解决之法”。 
    我们都知道,防盗报警有一个先天性的致命弱点——误报现象,它不仅干扰到人们正常的生活,还造成接警中心人力、物力成本的极大浪费。如今,即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技术,也难以消除、只能试图降低误报率,但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通过‘视频+报警’的远程控制,就能在报警的一瞬间接收到现场图片乃至视频的信息,保证用户和安保人员在第一时间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及时的行动”,时刻总经理洪春生说,而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时刻还采用多通道设置——电话线、网络、GPS、3G等,并综合考虑成本核算、网络环境和信号等多方因素进行合理配置。 
    宏泰科技在视频报警联动系统的研发上也取得不小的成绩,“我们争取做到‘零成本升级’,即无需拆掉原有的监控产品,直接与报警系统联动,即可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指挥和事后取证等三项功能。”这一创新不仅能很好地解决防盗报警的误报问题,而且应用于一些旧区改造的工程项目里能大大缩减改造成本。 
    然而,尽管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推视频报警联动系统,但他们的技术层次相差很大,有的联动系统智能传输小流量的图片,画质比较模糊;而有的即便能传输视频,也只能接一个点的现场视频。宏泰科技的视频报警联动系统则能同时接N个点,最多能同时看64个现场视频,而这种层级的系统才能真正为一些报警平台所用。 
    将视频报警系统应用于小区建设之中,可以大大降低出警率,从而节约运营成本。目前,科立信已经拥有一套健全的产品线,其中包括单网、双网、视频复核、前端控制设备和后端接警平台等,主要应用于保安公司和民营安保公司,小部分应用于银行。
    平台化 
    在走访泉州防盗报警市场的过程中,笔者接触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联网报警平台”。现如今,几乎所有一线品牌的防盗报警企业都意识到报警平台建设即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里程碑,所以这些企业已经把发展战略转向报警平台、云安防等领域,以应对时代的变迁。 
    在谈到我国防盗报警的民用之路时,洪春生提到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那就是南方区域的防盗报警产品通常是直接销售给用户,先是通过工程商推广或是亲友间的口碑传播,再带动整体普及,这种传统销售方式显然不利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然而,我国北方区域的多数城市,则偏向于建立联网报警中心,用户无需购买产品,只需每月交取服务费即可。例如,河南一个地级市就有两三个联网报警中心,一个中心接五六千、七八千用户。 
    从盈利来看,尽管通过收取服务费这种方式并不太赚钱,但通过这种方式能快速实现防盗报警产品的民用化和普及化。 
    而防盗报警行业发展的这种“南北之别”,主要是由于北方区域的政策开放比较早,去年,新《保安法》颁布,其中提到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安保行业,这一政策让许多防盗报警企业看到曙光。“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安保行业,意味着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了,我们企业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洪春生说。 
    于是,包括时刻、宏泰在内的多数防盗报警企业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建立强大的联网报警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技术创新,更不会忽略其运营的可行性。 
    在技术层面,宏泰科技顺利攻克了“动态IP锁定”的难题,相比于购买昂贵的固定IP,要节约不少成本,而且能够精准地锁定目标;而在运营层面,宏泰科技也推出“加盟”模式,即一些资质比较薄弱的运营商,如果有需求,可以跟我们合作,我们可以进行技术输出、模式输出以及运营资质的合作。 
    黄斌解释道,“防盗报警企业申请做安保公司,需要一定的资质,例如法人代表需要有不低于五年的政法经验,而且必须是退伍军人,政治门槛比较高,一般的企业都难以申请上。”然而,如果是能够具备这些资质的人进行合作,资源整合,就能顺利赢得创立安保公司的机会。而赢得这个机会,就相当于在报警平台的推广上迈出一大步。 
    我们发现,无论是智能化,还是联网平台化,都是防盗报警努力靠近民生的方式,它的本质是,帮老百姓构建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它的方式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小结: 
    如果说时代是一个大的漏斗,那么它过滤掉的一定是旧缺和激进,传统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会被自然淘汰;过于超前、但又不接地气的也不会占领市场制高点。留下来的一定是既守得住优良传统,又跟得上时代潮流的那些企业个体。
|